| 
 
|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注释】
 
 〔从〕往。 〔楚国〕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故称蜀地为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本作者其他课文 
  李白 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1) 
  《峨眉山月歌》(七上3) 
  《春夜洛城闻笛》(七下3) 
  《送友人》(八下6) 
  《行路难》(其一) (九上3) 
  参考资料 
  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鉴赏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3渡荆门送别 
  李暠 
  李暠《述志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