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岐(qí)
 (1) 〔~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 〔~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名> 同“歧”。物的分支或事有分歧 [branch] 即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
 又如:岐路(岔路);三岐路口;岐首(两个头);岐旁(岔路,两通的道路);岐路人(宋代称民间卖艺的人。也作岐路或路岐人)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shí)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涤(dí )
 (1) 洗:洗~。~濯。~除。~荡。~瑕荡秽。
 (2) 古代指养祭牲的房子。
 (3) 古代指音乐节奏急速。
 <动>  除,清除 [clear away]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 tāo tiè之贪欲。——张衡《东京赋》
 又如:涤瑕(洗除瑕疵。有改过迁善之意);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本作者其他课文 
  杜甫 简介 
  《春望》(八上6) 
  《望岳》(七下5) 
  《石壕吏》(八下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6) 
  《月夜忆舍弟》(九上3) 
  参考资料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赏析(唐代:杜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