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注释】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浑〕简直。 〔不胜簪(zān)〕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本作者其他课文 
  杜甫 简介 
  《江南逢李龟年》(七上3) 
  《望岳》(七下5) 
  《石壕吏》(八下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6) 
  《月夜忆舍弟》(九上3) 
  参考资料 
  《春望》原文和译文、赏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