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
 为 “宋四家”之一  ;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本作者其他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八上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八下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上3) 
  《定风波》(九下3) 
  参考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之苏轼简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 原文+背景+翻译+注释+赏析+朗诵 
  乌台诗案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