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嘟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月二十五日。
【注释】
- 〔五猖(chāng)会〕浙东风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为五猖会期。五猖,又称“五通神”,旧时江南民间供奉的邪神,据传是兄弟五人。
- 〔迎神赛会〕一种民间习俗,用仪仗、鼓乐和杂戏迎神像出庙,周游街巷,以酬神祈福。
- 〔《陶庵梦忆》〕明末清初张岱(1597—1689)所著的一部小品文集,共八卷。本文所引见该书卷七“及时雨”条,记的是明崇祯五年(1632)七月绍兴的祈雨赛会情况。
- 〔头陀〕梵语音译词。指游方乞食的和尚。
- 〔臻(zhēn)臻至至〕人物众多,气势很盛的样子。
臻(zhēn)
(1) 达到:日~完善。
(2) 到,来到:百福并~。
<形> 盛;满 [full]。如:臻臻至至(众盛貌;殷勤周到);臻臻(茂盛状)
<形> 齐全;完备 [thoughtful] 倘或礼物有些不臻,打将起来,我在后面好溜。——元·佚名《桃花女》
- 〔称 chēng娖(chuò)〕行列整齐的样子。
娖(chuò)
(1) 整理:“燕兵夜~银胡箓。”
(2) 〔~~〕谨慎的样子,如“~~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
(3) 整齐:“今五国各官骑百人,称~前行。”
- 〔明社〕即明王朝。社,社稷。
- 〔上海的旗袍〕当时盘踞江浙等地的军阀孙传芳认为妇女穿了旗袍,与男子就没有多大区别(那时男子通行穿长袍),是伤风败俗的,曾下令禁止。
- 〔北京的谈国事〕当时统治北京的军阀为了防止革命活动,实行恐怖政策,密探四布,饭铺、茶馆中多贴有“莫谈国事”的字条。
- 〔眼学〕意思是亲自阅读研习。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 〔塘报〕浙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报赛会队伍即将到来。
- 〔高照〕高挂在长竹竿上的通告。绍兴赛会中的“高照”长二三丈,用绸缎刺绣而成。照,通告。
- 〔高跷(qiāo)〕一种民间游艺。舞者扮饰各种人物,两脚下各缚长木棍,边走边表演。
跷(qiāo)
(1) 脚向上抬:~脚。~腿。
(2) 〔~蹊〕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亦称“蹊跷”。
(3) 竖起大拇指:~着大拇指。
- 〔抬阁〕一种民间游艺。一个木制四方形的小阁,里面有两三个扮饰戏曲故事中人物的儿童,由成年人抬着游行。
- 〔马头〕一种民间游艺。让孩子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骑在马上游行。
- 〔东关〕绍兴旧属的一个大集镇,在绍兴城东约三十公里处,今属上虞。
- 〔《鉴略》〕指《四字鉴略》,旧时书塾所用的一种初级历史读物,清代王仕云编,形式为四言韵语,所叙历史上起盘古,下至南明弘光朝。
- 〔粤自盘古……肇开混茫〕自盘古生于荒远之地,他首先出来治理天下,开始辟开天地混沌蒙昧的状态。粤,发语词,用于句首。太荒,荒远的地方。御世,治理天下。肇,开始。混茫,形容天地分离前蒙昧混沌的状态。
- 〔《千字文》〕旧时书塾所用的一种蒙学读本,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作,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成,四字一句,对偶押韵,便于记诵。
- 〔《百家姓》〕旧时书塾所用的一种蒙学读本,北宋人作,将姓氏连缀为四言韵语,便于记诵。
创作背景:
五猖会是鲁迅儿时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到东关看五猖会前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以“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参考资料
鲁迅 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上3)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七下3)
《藤野先生》(八上2)
《社戏》(八下1)
《故乡》(九上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上5)
《孔乙己》(九下2)
听书:《朝花夕拾》——五猖会
《朝花夕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