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注释】
 
	岑参。
		
岑(cén)
 (1) 小而高的山。 饮青岑之王醴兮。——张衡《思玄赋》
 (2) 崖岸。
 (3) 〔~寂〕寂静,寂寞。
 (4) 〔~~〕形容烦闷。
 (5) 姓。
 <形> 高 [high]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皮日休《三宿神景宫》
 又如:岑楼(高楼);岑锐(山高锐的样子)
 <形> 山石险峻的 [high and precipitous]
 触岑石兮。——《楚辞·逢纷》
 又如:岑石(高锐的山石);岑峭(陡峭险峻)
 〔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傍〕靠近。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本作者其他课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下6) 
  《逢入京使》(七下3) 
  参考资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