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译文: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增长。 〔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淫(yín)
  过多,过甚:~辞。~雨。~威。 渐浸,浸渍:浸~。 迷惑:富贵不能~。 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奸~。~荡。~乱。~秽。~猥。~书。 放纵,沉溺:~湎(沉溺于酒)。骄奢~逸。<动>  (形声。从水,侌( yín  )声。本义:浸淫;浸渍)
 <动>  同本义 [soak] 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注:“平地出水为淫水。”
 <动> 贪欲;贪心 [be greedy for]
 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汉· 刘向《说苑·反质》
 又如:淫心(贪心);淫思(淫欲之念)
 <动> 惑乱,沉湎;沉浸 [indulge in]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淫溺(迷恋沉溺。多指酒色。耽于积习;沉迷于癖好)
 <动> 通“游”( yóu)。遨游 [travel]
 不淫意于法之外。——《管子·明法》。孙星衍云:“《韩非子·有度》篇淫作游。”
 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楚辞·招魂》。洪兴祖补注:“淫,游也。”
 <形> 过度,无节制;滥。引申为过失 [excessive]
 罔淫于乐。——《书·大禹谟》。传:“淫,过也。”
 <形> 犹大。指规模广,程度深,力量强 [grand]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诗·周颂·有客》
 又如:淫威(盛大的礼仪、法度);淫祸(大祸)
 <形> 乱杂;邪乱 [in disorder]
 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左传·襄公二九年》
 又如:淫心(邪乱的思想;淫乱的念头);淫气(淫邪之气)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庐(lú)
 (1) 房舍:茅~。~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
 (2) 姓。
 <名> 亦泛指简陋居室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
 南阳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名>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hostel]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写作背景: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参考资料 
  《出师表》(九下六)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 
  徐涛朗诵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