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周烈王四年-周赧王二十六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对孟子管束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学成之后,孟子开始“周游列国”, 终孟子一生,游说诸侯,历齐、梁、宋、滕、鲁诸国,均未能见用。 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传道授业,与弟子们一起, 将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最终成就了《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师承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主要作者还是孟子自己,而且是在孟子生前便基本上完成了。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约三万五千字,共分二百六十章。《孟子》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以开头的三个字或者两个字作为篇目 宋朝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民国三年,第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被中华民国改封奉祀官。民国二十四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参考资料: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上6) 孟子《富贵不能淫》(八上6)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上6) 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下3)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简介 古籍《孟子》学习摘要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孟子》三章 【经典诵读】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公孙丑(上、下):原文+译文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注音版 部编八上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文末下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群声 名家朗诵:《鱼我所欲也》,教你我如何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