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语文--> 电子课本文集(八下) / 电子课本文集(七八九年级)

现代:贺敬之(1924-)《回延安》(八下1)

【原文】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注释】
  1. 〔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
  2. 〔宝塔山〕在延安城东南,因山上建有宝塔而得名。
  3. 〔杜甫川〕延安城南的一条小河。
  4. 〔柳林铺〕延安城南的一个村子。1956年,诗人和其他代表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那里受到群众的欢迎。
  5. 〔白羊肚(dǔ)手巾〕白毛巾。因毛巾很像翻过来的羊肚,所以有的地方把白毛巾叫作“白羊肚手巾”。
  6. 〔二十里铺〕延安城东的一个村子。1945年诗人和其他干部离开延安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延安群众曾经欢送到那里。
  7.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8. 〔米酒油馍〕黍米酿的酒和油炸的黍米面饼。
  9. 〔脑畔上〕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10.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11. 〔社主任〕指当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主任。
  12. 〔杨家岭〕延安城北的一个村子,1938年11月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13. 〔枣园〕在延安城西北,毛泽东同志住过的地方。
  14. 〔赤卫军〕即“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一种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作者简介:
    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1945年和丁毅等合作,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写作背景:
    诗歌《回延安》,贺敬之作,选自《贺敬之诗选》。1956年发表。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
参考资料: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延安》原文、朗读

返回目录(全)   返回目录(八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