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语文--> 电子课本文集(七下) / 电子课本文集(七八九年级)

现代:彭荆风(1929—2018)《驿路梨花》(七下4)

【原文】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释】
  1. 〔哀牢山〕山名,在云南省南部,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云岭南延分支之一。
  2. 〔竹篾(miè)〕劈成薄片的竹条。
      篾(miè)
      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竹~。苇~儿。~席。~条。~青(指竹子的外皮,质地柔韧)。~黄(指竹子篾青以里的部分,质地较脆。亦称“篾白”)。
  3. 〔火塘〕室内地上挖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4. 〔红河〕中南半岛大河,发源于云南省西部。
  5. 〔麂(jǐ)子〕一种小型鹿类动物,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
  6. 〔哈尼〕哈尼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几个州县。
  7.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葺(qì)
      (1) 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墙。~屋(草屋)。修~。
      (2) 累积,重叠:~袭(重叠)。
  8. 〔菌(jùn)子〕即“蕈”。指蘑菇。

作者简介:
    彭荆风,中国著名文学家,军旅文学杰出代表人物,1946年开始文学创作,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第一个用小说、电影文学体裁描述拉祜、哈尼、佤、景颇、苦聪等民族的作家,出版33部文学著作。代表作电影《芦笙恋歌》《边寨烽火》,短篇小说《驿路梨花》。长篇纪实文学《解放大西南》荣获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桑荫街》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长篇小说《太阳升起》荣获《长篇小说选刊》“第三届金榜特别推荐奖”。
参考资料:
        课文范读: 《驿路梨花》(七年级)

返回目录(全)   返回目录(七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