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 楚塞三湘接⑵,荆门九派通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⑷,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⑸,留醉与山翁⑹。
 【译文】
 楚国的塞垣和三湘之水相接,荆门水与长江九条支流连通。
 江流奔腾仿佛溢出天地之外,山色空濛介于似有若无之中。
 城郭依稀如漂浮在前面浦口,波涛浩荡像撼动远处的天空。
 风和日丽襄阳景色多么美好,真想留下和山公你醉饮千盅。
 
 【注释】
 ⑴汉江临泛:诗题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题名为“汉江临眺”。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临眺,登高远望。
 ⑵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总称三湘。一说是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⑶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这里指江西九江。
 ⑷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动:震动。
 ⑸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⑹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一说是作者以山简自喻。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的母亲是维摩诘菩萨的信徒。她在怀着王维的时候,曾梦见维摩诘菩萨来到身边,为其送子祝福。为了纪念这个梦,她为儿子取名维,字摩诘。
 王维全家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母亲崔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发修行,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
	王维自己也是常年素食,到晚岁就更加严格。
		他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动天地万物,宇宙苍生可以各得其所,相敬相和。
	他还不止一次恳求朝廷允许自己将所得的职田献出,作为周济穷苦、布施粥饭之用。
	王维临终之际给平生亲故留下遗言,多是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语。洵为正念分明,从容不迫。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本作者其他课文 
  《竹里馆》(七下3) 
  《使至塞上》(八上3) 
  参考资料: 
  汉江临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