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1.28 )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
 
 1940年去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文艺现象发表意见。
 
 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于2002年1月28日16时15分在北京逝世。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
 参考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