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注释】
- 胆怯
怯(qiè)
胆小,没勇气:~场。~懦。~弱。~步。~阵。羞~。 怯者不得独退。——《孙子·军事》
气,见识不广,不合时宜:露~。
<动> 害怕;畏惧 [be afraid] 黄花不怯西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辛弃疾《鹧鸪 zhè gū天》
- 飞沫
沫( mò)
液体形成的许多细泡:~子。泡~。
指“唾沫”:相濡以~。
〈动〉通“末”。竭,终止 [end;stop;terminate]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楚辞·离骚》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
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
流浪俄国各地,经验丰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
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等。
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开始写作35周年授予他 无产阶级作家 的称号。
此后不久回到苏联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 列宁勋章 ,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
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 高尔基市 。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肺炎逝世。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当时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作者敏锐地预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创造出广为传颂的“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海燕”在俄文里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扩展阅读
日(巴金)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 yáng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941年7月21日
月(巴金)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 héng 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1941年7月22日
(选自《巴金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参考资料: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海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