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 (shù) 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
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
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注释】
-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清代满族词人。
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返回。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容若)(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大学士明珠长子 ,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
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 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 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
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 《渌水亭杂识》 ,
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写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 chān 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扩展阅读:
徐乾学(1631年11月24日—1694年9月6日 [24] ),字原一、幼慧,号健庵 、玉峰先生,
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清江南(明朝为南直隶)昆山人,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与弟徐元文、徐秉义皆官贵文名,
人称“昆山三徐”。
著有《读礼通考》《通志堂经解》《传是楼书目》《澹园集》等。 家有藏书楼“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藏书甚富,辑有《传是楼书目》。
徐乾学是顺治十六年(1659年)状元徐元文,康熙十二年(1673年)探花徐秉义的大哥。人们称徐氏三兄弟为“昆山三徐”。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是他们的舅父,三兄弟都曾得到顾炎武的捐助。
极目远眺,云山苍茫;纵马驰骋,北风呼啸。在这深秋的边关,应该用怎样的情怀去感受这苦寒这空旷呢?晚烟飘过,斜阳返照,那荒凉的营垒,那破败的关城,显得更加萧索,更加寂寥。天高地远,古今浑茫,个体生命有限,浩浩宇宙无穷,这样的“幽恨”悄然而生,来去无端,何时能平!词人的感觉细腻而敏锐:马嘶的声音是被北风吹断的,烟霞是“一抹”,残阳是“半竿”。一切似乎都可以度量,一切最终又难以度量。这就是词人怅惘而放歌的动因吧!以小词写豪迈情怀,尺幅之间,收放自如,足见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参考资料: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