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棹(zhào) 
   
 字义:〈名〉
 
 字义:〈名〉   
 
(1)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如:棹竿(竹竿制作的船桨)
(2) 泛指船桨 [oar]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又如:短棹(短把的船桨)
(3) 指船 [boat]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又如:棹夫(船夫);棹郎(船夫);棹楫(船桨);棹影(船影)
 
    
 字义:〈动〉
 
 字义:〈动〉   
 
 (1) 划[船] [row (a boat)]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又如:棹船(划船);棹力(船桨划水之力);棹舟(划船);棹卒(操棹行船的兵士)
棹(zhuō) 
   
 字义:〈名〉
 
 字义:〈名〉   
 同「桌 」。如:「方棹」、「圆棹」。
 
   
   
 
    用例:北宋:欧阳修(1007—1072)《采桑子》(八上6)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wēi yí),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lián yī),惊起沙禽掠岸飞。
   
   
 
    用例:《格言联璧》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zhào)。 
	  
    
   
 
    用例:近代:鲁迅(1881—1936)《社戏》(八下1)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
	是六一公公棹(zhào)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北宋:欧阳修(1007—1072)《采桑子》(八上6)
北宋:欧阳修(1007—1072)《采桑子》(八上6)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
     近代:鲁迅(1881—1936)《社戏》(八下1)
近代:鲁迅(1881—1936)《社戏》(八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