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语文-->汉字解读

汉字解读: 衍(yǎn)

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衍(yǎn)
字义:〈动〉
(1) (会意。从水,从行。本义:水流入海)
(2) 水循河道流汇于海 [flow into sea]
至今衍于四海。——《书大传》。注:“犹溢也。”
水直衍。——《太玄·法》。注:“达也。”
(3) 溢出,水满而出 [overflow]
东注太湖,衍溢陂池。——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衍溢(水满溢);衍涝(谓雨水满溢)
(4) 散开 [disperse]
衍溢漂疾。——汉· 枚乘《七发》
(5) 分布 [be distributed]
千乘方毂,万骑骈罗,衍陈于岐、梁,东横乎大河。——《后汉书》
(6) 通“演”。推演;演述 [deduce]
大衍之数五十。——《易·系辞上》
又如:衍说(讲说);衍声(谓文字从声音上演变);衍形(谓文字从形体上演变);衍算(推算数字);衍忒(推算过失)
(7) 扩展,扩充 [expand]
丘明衍传, 迁、 固承流,史书始粲然大备。—— 章炳麟语
又如:衍文义书(借题发挥的文章);衍功(谓广建功业);衍食(扩大食邑)
(8) 动植物孳生繁茂 [lush]
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管子》
(9) 通“延”( yán)绵延 [be continuous]
二曰衍祭。——《周礼·春官·大祝》。郑注:“衍,当为延。”
无迁无衍,命乃长久。——《管子·白心》
又如:衍曼(绵延不绝貌);衍嗣(绵延,继续);衍庆(绵延吉庆)

字义:〈形〉
(1) 以盛、多、过多、多余为特点的 [redundant;superfluous]
国富人衍。——杜笃《论都赋》
又如:衍文(因抄刊古书而误增的字);衍溢;衍辞(多余的辞藻);衍句(因缮写、刻版、排牍等错误而多出的句子);衍字(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的字);衍误(增衍和讹误)
(2) 丰富的, 种类多、数量大的 [rich]
仁人绌约,暴人衍矣。——《荀子》
(3) 富足的 [plentiful]
修文则财衍,行武则士要。——《后汉书》
(4) 多余 [surplus]
岁衍百余万缗,淮俗若之。——宋之莹《玉壶诗话》

字义:〈名〉
(1) 山坡。山顶和山脚之间的部分 [hillside]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 鄜衍。——《史记·封禅书》
(2) 一片软湿的土地;沼泽 [marsh]
巡陆夷之曲衍隙兮。——《楚辞
(3) 低而平坦之地 [low and smooth land]
民之有口…犹其原湿衍活也,衣食于是乎生。——《国语》

用例:世界历史九上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那》两部梵文史诗。 这两部史诗是世界文学中少见的长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两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是神话性质的, 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

用例:中国历史七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 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用例:印度:泰戈尔 (1861—1941)《金色花》(七上2)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 坐在窗前读《罗摩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用例:战国时期:孟子《富贵不能淫》(八上6)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用例:美:阿西莫夫(1920—1992) 《被压扁的沙子》(八下2)
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 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yǎn)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参考资料
美:阿西莫夫(1920—1992) 《被压扁的沙子》(八下2)
战国时期:孟子《富贵不能淫》(八上6)
印度:泰戈尔 (1861—1941)《金色花》(七上2)
中国历史七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世界历史九上 第3课 古代印度

返回前一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