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谕(yù)   
  
 字义:〈动〉
 
 字义:〈动〉   
    
 
(1) (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
 
谕,告也。——《说文》 
 又如:谕葬(圣上发旨的葬仪);面谕;谕知(告谕而使人知晓)
(2) 明白、懂得 [understand;see]
谕,晓也。——《广雅》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战国策·魏策》
   
 字义:〈名〉
 
 字义:〈名〉   
   
 (1) 旧时用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instruction]
这可得便来谕,着魏子英拿 沙龙。——《小五义》
 又如:来谕;手谕;赐谕
(2) 告诫的言辞 [edict]
(3) 比喻 [analogy]
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战国策》
 
  
 
 
    用例:中国历史七上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用例:中国历史八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903 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 年,
	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 1300 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用例:西汉:刘向 编《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明白,懂得)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西汉:刘向 编《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
西汉:刘向 编《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
     中国历史八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历史八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历史七上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中国历史七上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