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quē)   
  
 字义:〈名〉
 
 字义:〈名〉   
 (1) 缺点;错误 [fault;slip;error]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裨补阙洞。——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2) 豁口,空缺 [gap]
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
 又如:阙陷(凹陷)
(3) 指待补的官额。即缺额 [vacancy]。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用以补缺的战车,如现在所谓的机动预备部队);阙簿(缺额登记册)
(4) 姓
   
 字义:〈动〉
 
 字义:〈动〉   
 (1) 削减;毁坏 [cut down;ruin]
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左传·成公十三年》
 
 又如:阙翦(毁坏)
(2) 空缺;缺少。也作“缺” [be short of]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三国演义》
 又如: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笔(缺笔画);阙漏(空隙);阙略(缺漏)
(3) 欠,应给而不给 [owe]
逃死阙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新唐书》
(4) 通“掘”。挖 [dig]
若阙地及泉。——《左传·隐公元年》
阙为深沟。——《国语·吴语》
   
 字义:〈形〉
 
 字义:〈形〉   
 残缺;不完善 [incomplete;fragmentary]。如:阙典(残缺的典章制度);阙略(残缺;不完备);阙陋(残缺简陋);阙焉(不完备)
 
  
 
 阙(què)   
  
 字义:〈名〉
 
 字义:〈名〉   
 (1) (形声。本义: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 
阙,门观也。——《说文》。徐锴曰:“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诗·郑风·子衿》
 又如:城阙(城门两边的瞭望台);阙竦(高耸如阙门);阙下(宫阙之下)
(2) 宫门的代称 [gate of a palace]。如:阙下(帝王的宫阙之下。借指朝廷);阙门(宫门。位于两观之间)
(3) 石阙。神庙、坟墓之前砌立的石雕 [stone statue]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 李白《忆秦娥》
 又如:太室阙;高颐阙
(4) 宫殿 [palace]。如:阙庭(宫庭);宫阙(金阙。宫殿。也作天阙);阙掖(宫廷)
(5) 帝王居地的统称 [court]
诣阙止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阙( jué)   
  
 字义:〈动〉
 
 字义:〈动〉   
 
 (1) 去除 [remove]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2) 挖掘 [dig]
若阙地及泉。——《左传》
(3) 毁伤 [damage]。如:阙翦(削弱,毁坏)
 
 
    用例:《格言联璧》  
实处着脚,稳处下手。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quē)、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 务、实、耐、久。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用例:诸葛亮《出师表》(九下六)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用例:苏轼(1037—110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上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用例:北魏:郦道元《三峡》(八上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用例:南宋:岳飞(1103-1142)《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用例:唐代: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用例:春秋:《诗经》之《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nìng)不来?
    挑((tāo))兮达(tà)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
  诸葛亮《出师表》(九下六)
诸葛亮《出师表》(九下六)
  苏轼(1037—110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上3)
苏轼(1037—110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上3)
  北魏:郦道元《三峡》(八上3)
北魏:郦道元《三峡》(八上3)
  南宋:岳飞(1103-1142)《满江红》
南宋:岳飞(1103-1142)《满江红》
  唐代: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秋:《诗经》之《子衿》
春秋:《诗经》之《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