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挠(náo)
字义:〈动〉
(1) (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挠,扰也。——《说文》
挠乱国家,几危社稷。——《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注:“挠,扰也。”
又如:挠乱(搅乱;扰乱);挠滑(惑乱,扰乱);挠正(扰乱正气);挠动(扰乱骚动)
(2) 搅,搅动 [stir]
挠,搅也。——《声类》
手挠顾指。——《庄子·天地》。释文:“动也。”
使水浊者,鱼挠之。——《淮南子·说林》
又如:挠酒(搅和酒浆);挠混(搅浑);挠荡(搅扰激荡);挠扰(搅拌);挠搅(搅拌)
(3) 阻挠 [hinder]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如:挠抑(阻挠抑止);挠抗(阻挠抗拒);挠阻(阻挠);挠沮(阻挠);挠格(阻挠,抗拒)
(4) 恼乱,烦扰[be vexed]。如:挠扰(烦扰;骚扰)
(5) 搔;抓 [scratch]。如:彼此轮流给对方挠痒;挠腮撧耳(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6) 屈服 [flinch;yield]
秦王色挠。——《战国策·魏策》
坚毅不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又如:挠志(挠屈志节);百折不挠;不屈不挠;挠折(屈服);挠弱(懦弱无能);挠沮(屈从退缩);挠屈(屈服);挠挫(屈服);挠节(屈节;屈从他人);挠辞(屈服的言词);挠法(枉法);挠情(曲徇私情)
(7) 弯曲 [bend]
栋挠。——《周易》
其弓菑,则挠之。——《考工记·轮人》注
如:挠折(弯曲折裂)
字义:〈形〉
弱 [weak]
弓不试则劲挠诬。——王符《潜夫论》
又如:挠弱(怯弱胆小);挠坏(败坏)
用例:《格言联璧》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 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郁神。
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用例:西汉:刘向 编《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参考资料
西汉:刘向 编《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
《格言联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