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瞭(liǎo)   
  
 字义:〈动〉
 
 字义:〈动〉   
 
明白、清楚。
如:「明瞭」、「了解」。
 
 
   
 字义:〈形〉
 
 字义:〈形〉   
眼睛明亮。
《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汉·赵岐·注:「瞭,明也。」
 
 瞭(liào)   
   
 字义:〈副〉
 
 字义:〈副〉   
 远看。
如:「瞭望」。
 
 
 
 
 
    用例:世界历史九下 第16课 冷战
 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 
 	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 
 	柏林墙由水泥墙、通电铁丝网和瞭( liào)望塔组成, 全长约154千米,高3 ~ 4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 
 	柏林墙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 民主德国政局发生剧烈动荡。 
 	1989年11月,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
 
 
  
 
 
    用例:近代:朱光潜(1897—1986)《无言之美》(九下4)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
	但是要明瞭(liǎo)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世界历史九下 第16课 冷战
世界历史九下 第16课 冷战
       近代:朱光潜(1897—1986)《无言之美》(九下4)
近代:朱光潜(1897—1986)《无言之美》(九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