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脍(kuài)
字义:〈名〉
(形声。从肉,会声。本义:细切的肉、鱼) 同本义 [minced meat]
脍,细切肉也。——《说文》
肉腥细者为脍。——《礼记·内则》
生肉为脍。——《汉书·东方朔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又如:脍切(切细的肉或鱼)
字义:〈动〉
把鱼、肉切成薄片 [cut]
飞刀脍鲤。——张昭远《旧唐书》
又如:脍鲤;脍刀(切肉的刀);脍截(割切)
用例:世界历史九上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辛伯达航海历险记》等,
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用例:世界历史九上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用例:中国历史七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 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
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用例:中国历史七上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七上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中国历史七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世界历史九上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世界历史九上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