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深入学习汉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领悟中华民族神奇的生命文化力量。
   
笞(chī)   
  
 字义:〈动〉
 
 字义:〈动〉   
    
 
 (形声。从竹,台声。本义:用竹板、荆条击) 用鞭、杖、竹板抽打 [flog;beat with bamboo cane or wooden stick]
笞,击也。——《说文》
笞者可以教之也。——《汉书·刑法志》
 
又如:笞楚(笞是竹片,楚是荆条。用竹片荆条等物责打);笞挞(用板子、棍子拷打);笞服(拷打而使屈服)
 
   
 字义:〈名〉
 
 字义:〈名〉   
    
 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flog]。
如:笞杖(笞刑用的木杖);笞决(用刑决狱)
 
  
 
 
    用例:世界历史九下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 有 12 个卫士相随。 他们手持束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 
	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束棒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于执行死刑。 “束棒”在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 读作“法西斯”。
 
  
 
 
    用例:《格言联璧》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 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
	夜漏三更, 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nì),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 
	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用例: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九下6)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九下6)
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九下6)
       世界历史九下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世界历史九下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