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中国历史八下电子课本文集

中国历史八下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土地改革时,许多地方拔除了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 有的农民还分到了耕牛、农具和房屋等。这是怎么回事?你想知道土地改革的情况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 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 50% 以上, 而占全国农户 57% 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 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 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 1952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 7 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 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 3000 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相关史事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 与过去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相关史事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 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相关史事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dī ,添置耕牛和农具。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 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知识拓展: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1952年2月,河北保定市举行了全国瞩目的公审大会,宣判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 立即执行。刘青山、张子善都是老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 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期间,却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①,堕落成人民的罪人。 案发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虽然刘、张二人地位很高,对革命作出过贡献, 但是他们的腐败行为已经构成了重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不处决不足以平民愤,同意判处死刑。 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反腐败斗争的第一大案。
     ① 旧人民币1万元折合新人民币1元。


参考资料
处决刘青山、张子善:两颗人头换来中国官场20年安定

返回前一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