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中国历史八下电子课本文集

中国历史八下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一经演出,便广受欢迎。 1964年10月16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与作品创作和演出的人员。 也正是这一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消息传来,会场沸腾,举国欢庆。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成就非凡,原子弹和《东方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从“两弹一星”①到漫步太空
    1964 年 10 月 16 日 , 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 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①“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人物扫描
    钱学森 ,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他于194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 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扫描
    邓稼先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后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 1958年的一天,在二机部部长办公室里,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研制中国自己的原子弹谈何容易,那时中国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缺乏资料,外国的研究成果又都严格保密。 邓稼先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后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成功。
    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 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所以邓稼先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 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研读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结合材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相关史事
    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科学家的建议, 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 新材料等领域为高技术研究的重点,促进高技术研究的发展。 1997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 ,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 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展开研究,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 此外,国家还制定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多项科技发展计划。 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优秀科技人才,科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 年 11 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 年 10 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20 世纪 70 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xiān)型杂交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 20% 左右。 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 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0 世纪 90 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关史事
     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时,我方送给他1.5千克杂交稻种。 这些种子被带回美国试种后,表现出明显优势,比美国当地的水稻良种增产33%-93%。 这引起了威尔其的极大兴趣。1980年,威尔其来华与中方正式签订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转让合同。 这是我国农业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合同。 袁隆平等人也应邀赴美国进行技术指导。

    20 世纪 60 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 终于在 70 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事业的发展
    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 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等, 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 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相关史事
    1978年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等。 电视艺术也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剧、电视节目,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材料研读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 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活动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很大。请搜集相关材料, 以“走向太空”为主题,办一期展报。
    2. 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 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更多成就。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兴建完成了许多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查阅资料, 了解近年来我国还兴建了哪些重大工程。
    4. 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典歌曲, 如《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春天的故事》《我的中国心》 等, 查找相关资料,从歌曲中感受历史。
    知识拓展: 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 成就巨大。
    中国政府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20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满足多种教育需要。 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建成一批重点高校,师资雄厚,学科、专业丰富,培养了大批人才。
参考资料
跟着舞蹈学党史(一)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神舟托起飞天梦』神舟一号|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圆梦飞天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
神舟号系列飞船
85岁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到底有多牛?
送别!国之脊梁袁隆平
【听书】《红岩》(全集)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经典赏析】 话剧《茶馆》
经典老电影 | 林则徐【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大型情景舞剧《丝路花雨》成功上演

返回前一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