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世界历史九上电子课本文集 |
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已十分尖锐。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 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何以在大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 旧制度的危机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国王路易十五实施的加重税收等措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 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这场以法国为中心, 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关史事 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 智慧和理性。 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法国是运动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法国大革命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 1789 年 5 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相关史事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教士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着精神、权力,享有免税权,不受世俗法庭审判; 贵族属于第二等级,也有免税特权; 余下的大多数法国人属于第三等级。 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 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才召集三级会议。 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 1789年会议召开前,法国已经有长达 175年的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 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 都只有一票表决权。 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 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 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 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 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 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1789年 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关史事 1791 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 宪法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宣言宣告,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种。 材料研读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 结合材料,谈谈《人权宣言》的历史进步性。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 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 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 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 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 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国王呼吁外国君主军事干预的信件随即被发现,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的革命。 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 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 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 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但是,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也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不久,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拿破仑帝国 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 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他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①,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 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在战场上,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他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点。 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①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 人物扫描 拿破仑·波拿巴出身于地中海科西嘉岛的一个贵族家庭, 从小在军校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炮兵少尉。 拿破仑在反对保王党的战争中战功卓著,26岁时被任命为共和国军司令,后来又远征埃及。 1799年,远征在外的拿破仑秘密回国,发动了政变。 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后,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小岛, 次年返回巴黎复位。 反法联军再次集结,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大败拿破仑。 拿破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终老余生。 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 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 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 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1812 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知识拓展: 《马赛曲》 1792 年 4 月,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工兵上尉鲁日·德·李尔满怀爱国热情, 写了一首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莱茵军团战歌》。 两个月以后,普鲁士、奥地利联军攻入法国,法国各地纷纷招募新兵, 开赴巴黎,抗击外敌入侵。 在法国最南端的城市马赛,也迅速组织起一支 500人的结盟军向巴黎进发, 一个叫米勒的医科大学生把他得到的《莱茵军团战歌》推荐给马赛军。 这首歌激越高昂,马赛结盟军一路高唱着这首革命歌曲开往巴黎。 很快,这首歌就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 后来,这首歌改名为《马赛曲》。1795年,《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